空氣壓縮機一直是工程機械行業中最為重點的產品,在2011-2012年,空氣壓縮機行業銷量跌宕起伏,那么,空氣壓縮機的銷量跟哪些相關行業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呢,總結一下不外乎是公路建設、出口貿易、工廠新建、水利建設、房地產開發、城市建設、電力建設、鋼鐵、煤炭、采礦業及采石業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等。
影響空壓機銷量的10個相關行業分析
1、鐵路
2011年鐵路建設投資受到了嚴重影響,道德是由于政府主管高官因腐敗問題被撤換,接著7月份又發生了高鐵撞車事故。2012年鐵路安排基本建設投資4060億元,計劃新線鋪軌5505公里,復線鋪軌5160公里,而要完成2004年頒布的中長期鐵路發展規劃每年應投入約8000億元。鐵道部門去高速發展主要依靠高負債運行,預計到“十二五”末期負債總額將超過4萬億元,按略4%的利率計算,每年應付利息達到1600億元的規模。
高負債必會逼迫鐵道部門改革,新的投資機會必將催生。2012年鐵路三大政策為鐵路建設傳來積極信號:《關于鐵路工程項目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所有的鐵路工程項目按照屬地或授權原則,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5月16日印發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幾乎對民間資本全面開放;5月17日招標發行200億元365天期無擔保短期融資債券,政策對鐵路建設支持明朗,未來的鐵路建設將會穩步推進。
2、新建工廠與工廠新增生產線
2012一場影響廣泛而猛烈的衰退正在席卷中國龐大的制造業,面對急促下降的利潤率,數以千計的工廠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
但其慘狀遠沒有2008年的惡劣。當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貿易系統失靈,跨產業的中國出口商努力對抗歐洲經濟危機和國內受信用緊縮情況來打擊銷售量的艱難時世。
中國發布的貿易數據清楚的表明了目前正處于艱難時期,十一月的出口增長是近兩年來最緩慢的一次。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歐洲連續三個月內只增長了一位數;就出口增長率而言,其跌幅超出了2012年前8個月出口增長率的18%這一平均值。
4、公路建設
2011年全國公路建設總投資增長了8%,但是如果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投資則與上年基本持平。各地公路建設的融資由于貨幣供應緊縮和控制收費公路的政策而受到限制;因此在2009-2010年的大幅增長后,公路建設投資增速顯著下降。考慮到已經建成的大規模公路網,和完成全國干線公路建設和改善農村公路計劃的需要,公路建設投資不會顯著下降,但支出增長無疑會減緩。
至2011年底,全國公路網通車總量程已達到40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5100公里,其在整個公路網中的地位明顯提升。國家高速公路網一直是公路建設的重點,地方政府同時還在積極建設區域內的高等級公路。另外,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公路建設一直受到重視。以2005年為統計基年,2006-2010年全國新增公路551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33000公里。交通運輸部計劃在2011-2015年間公路總里程還將增加500000公里,高速公路則增加34000公里。另外,在公路發展計劃中道路養護和翻修改造工程的占比將逐步提高。
5、房地產開發
2011年,中央政府要求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2012年還將增加700萬套。這被認為是幫助改善低收入人群生活和刺激消費的重要措施。預計該政策的實施將貫穿整個“十二五”規劃期(2011-2015年),并且在商品房項目數量減少的情況下支撐整個房屋建設市場。
2012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門發出通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通過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參股、委托代建等多種方式參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將依據《關于認真做好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給予積極支持。
6、城市建設
全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顯著發展,人口城鎮化持續提高,在2011年首次突破50%,達到51.27%,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水平將力爭達到60%左右。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增加一個城市居民,城市需新增固定資產投資50萬元,而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涌入城市的農村人口將增加1300萬(以全國13億人口計算),因此將帶動6.6萬億元城鎮建設投資,所以這不到10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提升所帶來的固定資產投入將是驚人的。城鎮化建設進程的持續快速推進,必將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動力。
7、電力建設
電力建設投資與經濟發展和工業生產需求密切相關,在2010年略有下降后,2011年仍然徘徊不前。投資主要用于建設電站(投資規模下降6.5%)和電網(投資規模增長6.8%)。預計2012年投資水平將呈持平趨勢,其中電網建設仍然是重點。
中國的發電機組裝機總容量自1996年以來一直保持全球第二位,2011年達到10.56億千瓦的高峰。煤電話繼續占據主導地位,但是近5年來其所占比例已下降4個百分點,2011年降至73%。另一方面,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合計比例從2007年的1%提高至2011年的4%,但其中太陽能發電僅占很小比例。水電和核電分別保持了22%和1%的比例。政府積極鼓勵發展核電,對建設這類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勢頭。
8、鋼鐵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2011年粗鋼產量同比又增長了9%,達到6.83億噸。鐵礦石來自進口和國內礦山,近10年來總需求量顯著增長,國內產量則在近5年翻了一番。為了降低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鋼鐵行業希望提高國內鐵礦石產量,而這取決于尋找和開采新的礦山。國內鐵礦石產量中,河北占45%,其次是遼寧、四川和內蒙古三省區合計占29%,而山西和安徽也是重要的產地。有色金屬的產量同比增長11%,達到3420萬噸,以中、西部省份為最重要產地。
9、煤炭
煤炭是中國能源供應的主要來源,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和生產國。2011年我國自產煤炭35.2億噸,凈進口1.7億噸,消耗了37億噸,煤炭消費幾乎占全球的一半。有關專家預計2015年全國煤炭需求量將達到43億噸左右,比2010年增加約9.7億噸,年均增長5.2%。
10、采礦業及采石業
以各行業大規模投資為主要推動力的持續經濟增長拉動了對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增長,使國內的原材料生產不斷增長,逐年打破歷史紀錄。產出的持續增長和采礦業整合增加了設備需求。
自1985年以來中國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產國,盡管增速低于上一年,2011年產量已超過20億噸,這歸因于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目前水泥行業的整合使大型水泥企業都顯著擴大了規模,并日漸成為石灰石開采
空壓機機械設備的主要客戶。另一方面,為了減少過剩產能,國家將繼續關停效率較低的水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