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譽滿全球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將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從未改變。在有人質疑中國是否在削弱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給出的答案是,“這屬于良性競爭,不進則退,這并沒有給香港帶來任何不利影響”。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原則通過了“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此間觀察人士表示,中國要抓住金融動蕩導致的全球金融版圖變化這一歷史性機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必須提速。
近期倫敦市政府委托民調中心開展的國際金融中心評比結果顯示,所有金融城市都受到金融風暴沖擊,無一幸免。前6位城市的排名雖沒有變化,但其總評分均下降。而亞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大都下跌,東京排名第15,比上次滑落8位;上海第35,下滑1位;北京第51,下跌4位;漢城第53,滑落5位。可以預見,隨著全球金融危機進一步演變,國際金融中心的格局還將發生重大變化。而歷史經驗表明,每次大的金融危機之后都會崛起新的金融中心,中國、印度等高速發展的經濟體可能會獲得更多的關注。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認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將給世界經濟格局、世界金融市場格局帶來巨大沖擊,發展中國家有望在這次沖擊中獲得更多關注,國際金融中心的漂移速度將進一步加快。中國要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需要加快步伐。
“中國謀求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占據更重要地位。”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劍峰說,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為國家戰略,必須對“后危機時代”的金融、經濟格局提前謀劃、考慮和落實。
4月8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征程邁出關鍵一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無疑將因此獲得強有力的推進器。
另一方面,與美國膨脹過度的金融體系不同,中國金融體系發育不足,直接融資比重過低,金融市場產品和工具簡單,金融業務發展不足,不僅影響結構調整和資源有效配置,也制約了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進而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瓶頸。
“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們還是要堅持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讓金融業發展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反危機’服務。”上海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建文說。
楊建文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將有利于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增強上海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全國的能力,對中國戰勝國際金融危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保增長短期依靠貨幣、財政刺激,長期看還是有賴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優化。”
專家認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可以幫助政府、企業籌資,通過“加杠桿化”防止經濟陷入衰退。同時,在經濟下行期間,大量行業洗牌,成為兼并收購活動的活躍期,發達的金融市場可以為企業提供一攬子的并購服務,包括貸款、資產評估、法律、會計等,這是金融業為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提供支撐的重要方面。
就上海自身而言,不斷改善金融制度、市場環境的努力也從未停止。4月2日,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等37位金融專家被正式聘為上海法院金融審判專家咨詢員,他們將在今后的5年聘期內為上海各級法院金融審判“把脈”。而早在2008年11月,上海浦東新區就推出了國內首個金融審判法庭,在完善金融法制環境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目前,《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草案)》已遞交上海市人大審議,“草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就上海金融中心建設的人才環境、創新環境、信用環境、法治環境以及政府服務等問題作出了規范。而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金融產品也有望在上海率先試水。
“國務院關于上海‘兩個中心’的意見賦予了上海在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創新‘先行先試’的重要責任,顯著加大了對上海在金融領域先行先試的支持力度。可以預見,上海未來在金融產品創新、金融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動作令人期待。”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春說。
德蒙空壓機配件網由德蒙(上海)壓縮機械有限公司編輯主辦,總部位于上海,德蒙空壓機配件網擁有全國空壓機配件領域最具完整的電子數據資料庫,眾多品牌的空壓機配件產品,是中國消費者選購空壓機配件產品的重要途徑。
上一條新聞: 中聯重科李建達居百名“金牌董秘”之首
下一條新聞: 1.8萬億擬投向基建 三大子行業亮點閃爍